• <b id="8fnx8"><wbr id="8fnx8"><ins id="8fnx8"></ins></wbr></b>
    <source id="8fnx8"></source><var id="8fnx8"></var>
    <i id="8fnx8"></i>
    1. <blockquote id="8fnx8"></blockquote>
      <b id="8fnx8"></b>
      <video id="8fnx8"><bdo id="8fnx8"></bdo></video>
    2. 半導體存儲器之金融屬性

      發布日期:2023-03-10 15:50:32   來源 : 國際電子商情    作者 :唐偉(天涯書生)    瀏覽量 :45
      唐偉(天涯書生) 國際電子商情 發布日期:2023-03-10 15:50:32  
      45

      點擊下"國際電子商情"關注公眾號
      半導體器件為什么會存在金融屬性?尤其是半導體存儲器的金融屬性展現得淋漓盡致,不斷有買家買進,賣家賣出;有商家囤貨炒貨,有買家接盤接單;有人高峰巨額盈利,有人低谷關門大吉。
      對于2023年元旦期間撰寫的《半導體存儲器的價格形成機制》,我總覺得有問題沒有說清。在上海,得益于一個偶然閑聊的瞬間,我聽到何Sir的金融屬性的觀點。之后在黃浦江和徐家匯的漫步中,我也逐步理清了半導體存儲器的金融屬性。
      依據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原理,價格的基礎是價值,而價值是凝結在人類身上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價值的大小取決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價值的體現則取決于商品的可交換價值,也就是傳統理論上的價格。商品的可交換屬性,可流通屬性和可變現屬性則決定了商品的金融屬性大小,也就是價值的可交換性大小范圍決定了商品的金融價值大小。
      商業的本質是交換(Trade),交換的屬性的大小范圍決定了商業價值實現的快慢和大小,也就是實現利益的變現的可能性。金融屬性的本質上是流通能力、交換能力和變現能力的大小。
      半導體器件為什么會存在金融屬性?尤其是半導體存儲器的金融屬性展現得淋漓盡致,不斷有買家買進,賣家賣出;有商家囤貨炒貨,有買家接盤接單;有人高峰巨額盈利,有人低谷關門大吉。我分析有以下幾個緣由:
      半導體存儲器的下游流通性強大,半導體存儲橫跨了電氣時代和數字時代,可以應用在大部分消費電子,大部分的企業ICT產品,電動汽車行業,工業和航空航天等大量領域。相對邏輯IC,半導體存儲器是一個標準IC,通用性和流通性遠遠大于一般器件,因此存儲芯片是半導體市場最大單一品類,長期占比1/4到1/3的半導體市場。流通決定著可變現,可變現可交換決定著金融屬性大小。
      強大的操盤龍頭——韓國三星電子。韓國三星是典型東亞財閥,其骨子里的壟斷基因影響了其商業手段的獨特性,就是通過強大的資金實力為后盾,通過技術壟斷和低價競爭打垮競爭對手,構筑核心競爭優勢,獲取高額利潤。2008到2012年,三星電子通過低價和逆勢擴產,成功重創中國臺灣和日本的DRAM和面板行業,讓爾必達、奇夢達、力晶、茂德曇花一現;面板五虎最終剩下兩家。而存儲器價格波峰波谷除去需求緣由,而三星的操盤和策略成功的支撐了這個巨大的市場的“過山車”屬性,高風險高回報讓更多的上下游從業人員愿意參與其中,促進了市場的高速流通性,也就是金融屬性。
      之所以HDD沒有如此明顯的金融屬性,是因為希捷西數和東芝都無力全面控盤和半壟斷,而且其企業文化和基因也未有如此的壟斷基因。
      還有一個巨大的原因,就是中國廠商在半導體存儲器市場中相對不具優勢。商品的可變現的能力,除去商品應用的通用性,還有商品的稀缺性和供需關系。改革開放初期,電信業的程控交換機,中國各級電信部門“送特產”“走后門”搶著購買阿朗、愛立信和西門子的設備;而中國廠商崛起以后,市場壟斷格局一旦被打破,程控交換機不具備類似的快速流通和盈利的能力,電信設備價格一路下行。同理可證,面板產業價格一路下滑,當下再也沒有向上波動的支撐,因為LCD面板在中國廠商的沖擊下,韓國三星無法壟斷市場和全面控盤,產品的供需關系和稀缺性基本散失,三星于是退出低利潤的LCD面板,繼續巨額資金投入先進的OLED、FLASH、DRAM和先進制程的半導體代工領域,同時瞄準車規IC龍頭NXP,繼續通過技術壟斷和資金壁壘獲取高額利潤。
      以此類推,如果大量的產能沖擊存儲市場,整個市場產能整體過剩,存儲市場必然洗牌,存儲產品也會失去炒作的利潤和空間,逐漸失去金融屬性,不過前提是中國企業得自主起來、贏得技術和市場。
      存儲IC的價值鏈條很長也很龐大,是半導體類別中鏈條和渠道最為龐大和復雜的,任何一環都有影響存儲價格的可能。
      1. 原廠顆粒(FLASH、DRAM),原廠模組(SSD等);
      2. 非原廠(市場主流)模組;
      3. 原廠代理;
      4. 非原廠代理;
      5. 現貨商(資金備貨);
      6. 炒貨商(交換信息轉賣);
      7. 龐大的客戶終端群體
      七個鏈條中任何一方“蓄水”都會加重行業的庫存和需求,原廠的調控很難快速有效調整市場,容易出現心有余而力不足。
      鏈條的復雜加速了信息不對稱,為炒貨和貿易提供了風險基礎,也為存儲的繁榮提供了無限可能和想象空間。市場上跟存儲最接近的是服務器和PC 的CPU,但是Intel 在華爾街的掌控下,起伏波動基本是是Intel掌控,若CPU掉價太厲害,Intel高管估計被華爾街的金融家“安排下課”,典型的美系風格,而非三星的低價血洗市場,不斷洗掉競爭對手的方案。GPU從流通性看也類似,但是英偉達的GPU市場遠遠小于存儲市場,GPU流通范圍和市場要小很多。而且GPU的單價太高,風險太高,玩家要小很多。
      通過以上的角度,基本上可以分析半導體產業鏈中的各種分工合作,囤貨炒貨和控盤操盤和崩盤。
      英偉達GPU是半導體市場的最大的硬通貨,因為商品應用的范圍和市場巨大,同樣其流通的時間也非一般的IC可以企及的。但是流通性強導致的結果是食肉者會更多,覬覦者多,導致市場競爭激烈,常規利潤會很低。
      而其他品類的IC,都會有既定的市場邏輯,比如原廠授權有一定資金實力,代理商有技術實力和渠道能力,終端廠商提前下需求給代理進行備貨;各級市場參與者按部就班,各取自己的合理利潤,似乎這才是半導體產業鏈。
      最合理最合規的價值鏈邏輯,不過是很多工程師和下游從業人員的共同愿望,是產業鏈大多數按部就班打工人的邏輯,而Boss和Trader絕對不希望整個市場是如此的風平浪靜和波瀾不驚,因為這樣的市場缺乏刺激和風險變得毫無投資價值,人生都會失去挑戰意義。
      因為只有IC缺貨,市場上出現的原廠和代理的關鍵人員控貨,炒貨才會產生巨大的利潤空間;而現貨商只有在信息量更大的時候囤貨控貨,才可以獲得客戶更大的利潤。任何一個華強北的貿易商都不會只甘于半導體市場的波瀾不驚的從代理拿貨轉手終端,這樣太難熬了,也只有在缺貨的時候低買高賣才可以產生更多的財富故事。我有理由相信“食物鏈”的上層均樂見缺貨,因為他們都知道缺貨有可能帶來暴增的財富,而后期的價格跳水都是需求下滑、供過于求的結果。
      如果您是Buyer,如何面對市場的波動和供應商的千變萬化的供給策略?
      首先,始終要相信只有市場有波動才會體現采購的能力和價值,否則就按照供應商的價格買進就完事了,都無需思考和承擔風險;當然,采購專家和供應鏈專家也不是市場的“算命先生”,難以完全精準地預測市場價格和供給需求,只是必須時提供有效的手段去對沖供應風險和成本風險。
      而今,大家都看到了互聯網、OEM大廠的財報上堆積了大量的庫存,中國科技大廠的供應鏈水平高不高?難以評價,都是最好的人才和專家,只是大企業經驗沉淀以后容易僵化,大部分執行者和高層是不愿意去破舊革新常規機制,小打小鬧地去糾正,還有自以為是地認同歷史經驗,很難不斷革新自己的供應鏈模式。當然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適的供應策略和方案,而優秀的供應鏈專家不是試圖去做“神算子”,不是讓所有部門和領導都認可,而是應該“先知先覺”,供應和成本壓力由你來背。
      其次,需要判斷供應商在合作中所需要承擔的角色和獲利益方式,并非所有的供應商都可以共同進退,也非所有供應商愿意承擔供應風險,如果市場給予了參與者更多的利益和選擇空間,也需要給企業本身更多的合作方式和風險控制,構建多元化和多層次的供應體系。
      我從大廠到小廠,然后再到新進大廠,看到了不同類型廠商的供應管理方式優點和弊端都是很明顯,過于保守封閉的供應體系容易導致企業供應體系僵化和庫存成本高企,在這個體系的認知里面,沒有太多靈活的供應彈性和要求,習慣了“陣地戰”的軍團作戰是不太適應“游擊戰”的戰術方式,所有認知體系都會沉溺在歷史和規范。而過于開放的小廠容易導致產品質量和售后問題高企,而且供應商體系混亂,企業的專業性形象和商譽受到影響。一定要平衡好采購合規和原則和靈活性之間關系,走向任何極端都會傷害企業利益,也許保險起見最終是妥協的結果。
      再次,需要明確客戶和供應商的責任和利益所在,合同雖然大部分時候可以保障雙方利益,但是特殊供給的情形下,一定要合理的考慮好雙方的利益所在,否則吃虧的一定是自己,雖然我們倡導誠信經營,但巨額利益會沖垮任何人性和法律的條款約束。
      最后,合理地運用手里的資源,買賣應該是采購的趨勢,單一的采購經驗很可能已經不適應當下的產業發展需要。Buyer需要向原廠學習產品和技術趨勢,需要向代理學習渠道分貨方式和合作機制,需要向貿易商和現貨商了解價格走向,需要向所有人了解市場的供給特點和經驗,不斷去思考總結,而非單向度的自我滿足,沉溺在大廠固有的陳舊的經驗和光環,固步自封,停滯不前,雖然任何企業都有企業文化和基因沉淀,但任何經驗文化需要轉化為適合自己的認知和方法論,而非簡單地照本宣科和刻舟求劍。

      *作者簡介:“天涯書生”,擁有十多年通訊和ICT行業供應鏈管理工作經驗,先后在富士康科技集團和紫光集團下屬H3C工作,對供應鏈管理有著獨到的觀點和看法。

      *本文為國際電子商情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END


      「中國IC設計成就獎
      產品獎-MCU」
      點擊視頻?觀看

      企業
      市場
      價格
      屬性
      濟寧中芯創億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 濟寧中芯創億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資訊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客服,我們將盡快處理
      地址:山東省濟寧市冠亞商務大廈307
      電話:0537-3210030
      地址:
      深圳市福田區華強北3027號匯商中心1906
      電話:0755-82557502
      管理網站 舉報反饋 網站統計
      精品人妻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在线播放无码视频_三级国产三级在线电影_最新国产成年人小视频
    3. <b id="8fnx8"><wbr id="8fnx8"><ins id="8fnx8"></ins></wbr></b>
      <source id="8fnx8"></source><var id="8fnx8"></var>
      <i id="8fnx8"></i>
      1. <blockquote id="8fnx8"></blockquote>
        <b id="8fnx8"></b>
        <video id="8fnx8"><bdo id="8fnx8"></bdo></video>